大学物理实验(基础篇)
主编张昱 秦平力
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
字数530千字
开本787×1092 1/16开
配套资源课件;学习平台;
样书申请
定价¥ 64.00元
ISBN978-7-301-32864-4
页数340
出版年2022年2月第1版
资源下载
高等院校数字化建设优秀教材
目 录 绪论 第一章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测量与误差 第二节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有效数字 第四节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 第五节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 第六节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第七节常用仪器的仪器误差 第二章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 第一节物理实验的基本调整技术和操作规则 第二节电磁测量仪器 第三节光、机测量小仪器 第四节示波器 第五节信号发生器 第六节显微镜 第三章基础实验 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二气垫导轨上的碰撞实验 实验三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四光杠杆法测量金属的弹性模量 实验五动态法测量金属的弹性模量 实验六冷却法测固体比热容 实验七金属线膨胀率的测定 实验八液体黏度的测定 实验九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实验十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等
张昱,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,现任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。1997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,2003年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光学工程专业。曾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,“校优秀青年”,“百佳导师”。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研项目近十项,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,长期指导学生参加创新竞赛,获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十余项。主要研究方向:1)光通信技术研究;2)物理实验创新研究。
秦平力,博士,武汉工程大学教授,研究生导师,第五届全国高校基础物理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,武汉工程大学第二批中青年学术骨干。主要从事光学功能材料与光伏器件研究。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,获省级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。目前在Advanced Materials,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, J. Mater. Chem. A, ACS Appl. Mater. Interfaces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。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1项。主编教材4部。指导学生在湖北省物理实验创新大赛上共取得省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。
目录
高等院校数字化建设优秀教材
目 录 绪论 第一章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测量与误差 第二节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有效数字 第四节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 第五节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 第六节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第七节常用仪器的仪器误差 第二章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 第一节物理实验的基本调整技术和操作规则 第二节电磁测量仪器 第三节光、机测量小仪器 第四节示波器 第五节信号发生器 第六节显微镜 第三章基础实验 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二气垫导轨上的碰撞实验 实验三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四光杠杆法测量金属的弹性模量 实验五动态法测量金属的弹性模量 实验六冷却法测固体比热容 实验七金属线膨胀率的测定 实验八液体黏度的测定 实验九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实验十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等
主编简介
张昱,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,现任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。1997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,2003年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光学工程专业。曾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,“校优秀青年”,“百佳导师”。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研项目近十项,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,长期指导学生参加创新竞赛,获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十余项。主要研究方向:1)光通信技术研究;2)物理实验创新研究。
秦平力,博士,武汉工程大学教授,研究生导师,第五届全国高校基础物理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,武汉工程大学第二批中青年学术骨干。主要从事光学功能材料与光伏器件研究。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,获省级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。目前在Advanced Materials,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, J. Mater. Chem. A, ACS Appl. Mater. Interfaces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。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1项。主编教材4部。指导学生在湖北省物理实验创新大赛上共取得省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。